找到相关内容169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南阳和上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》论荷泽神会教法

    之一字,众妙  对宗密在《禅源诸诠集都序》里,提到荷泽一宗的教义「知之一字,众妙」这句话,当今学界的诸多研究报告中,都认为该宗的教法侧重在「知解」,甚至以「知解宗徒」来批判他;[注47]然而...悬丝),恐宗旨灭绝。遂明言知之一字,众妙。任学者悟浅深。且务图宗教不断,亦是此国大法运数所至。」《大正藏》第四十八册,第四○五页中,第十二-十六行。胡适接着对荷泽一宗的评语也说:「神会虽说无念,...

    陈盛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750108.html
  • 荷泽神会在南禅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

    ;空寂心,灵知不昧。此即空寂知,是汝真性。任迷任悟,心本自知,不藉缘生,不因境起。知之一字,众妙51。    文中“知”字指灵知、真性,是一种空寂的状态,能显现出种种差别相,它是心的本体,也是...应该是直接的体悟,任何文字都会落入执著,例如黄龙悟新曾云“知之一字,众惑”55,这即是对神会所言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的反对意见。所以,神会的禅法,与后来从同是慧能门下发展出的五家禅法比较起来,后者...

    释见岸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4650256.html
  • 论梁启超《老子哲学》的思想特色

    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”之后解释说:“这一章是全书的总纲,把体相用三件都提絜起来,头四句讲本体,他说:‘道本来是不可说的,说出来的道,已经不是本来常住道了:名本来...而老子的道,“玄之又玄,众妙”;“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,是谓天地根”,亦为万有原。佛家真如不可以“识”得,因而只能“离言说相,离名字相,离心缘相”,才能证得“毕竟平等,无有变异不可破坏...

    李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3652046.html
  • 论净明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色

    天为中黄八极,在人为丹元绛宫。此三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玄,玄之又玄,众妙。明此理者,净明也。清则净,虚而明,无上清虚境,谓净明。”(《净明忠孝全书》卷二,《道藏》第24册,第633页)老子哲学...道藏》第24册,第633-634页)“净明”虽然清虚飘渺,无形无象,先天地而存在,但却是“众妙”,它既是万物本,又是作为万物灵的人复归于道而达到的理想境界──“无上清虚境”。   最后,净明道...

    孙亦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1558710.html
  •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

    ;生死无碍。”脱胎而来。   “知之一字,众妙,众祸。”佛经无此说,从子《道德经》“玄之又玄,众妙。”得来的。   &...  六祖偈神秀偈研究  月溪法师讲 胡品生录   佛经中无此说   各派祖师不一定皆明心见性   僧肇、道安、吉藏错误   僧肇〈无名论〉错误   各派说法应以大乘经典参考   各派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3462442.html
  • 当《老子》与佛教相遇

    以此因果,更无加上,故末后明此两重玄法:般若为一玄,涅为一玄也。前言真俗,指前两论。后言重玄,指后两论。此是必然,不劳别释。重玄者,老子云:‘玄之又玄。众妙’。今借此语,以目涅、般若。”  [7...识精元明,即老子妙道也。”又释曰:“由其此体,至虚至大,故非色;以能生诸缘,故非空。不知天地万物皆由此识变现,乃谓自然;由不思议熏,不思议变,故谓妙;……万物变化皆出于此,故谓天地根,众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44364246.html
  • 荷泽大师神会传

    相同。今取《排源序》为主,述神会的宗旨如下:   诸法如梦,诸圣同说。敌妾念本友,尘境本空。空寂心,灵知不昧。即此空寂知是汝真性。任达任悟,心本自知,不籍缘生,不困境起。知之一字,众妙。由无...“出三界”。便打你一顿律,问你出了三界要往何处去。起心作意成佛出三界,都是愚痴妄见。所以此宗说“无念为本”。   四,神会虽说无念,然宗密屡说荷泽主张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,可见此宗最重知见解脱。当日...

    胡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81664866.html
  • 论惠能门下的禅法特色

    知之一字,众妙。由无始迷故,妄执身心为我,起贪嗔等念,若得善友开示,顿悟空寂知,知且无念无形,谁为我相人相?觉诸相空,心自无念。念起即觉,觉即无,修行妙门,唯在此也。故虽备修万行,唯以无念为...不是毫无道理的了。   神会的思想,经宗密站在华严宗的立场上加以发挥,对后来的中国哲学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影响,特别是突出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,以寂知为心体,心灵空寂而灵明不昧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3566087.html
  • 荒木见悟著,连清吉译:〈“新版佛教与儒教”的撰述意图〉

    不是低劣的分别知,而是本性明照的本智,宗密表现为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。宗密以此绝对的灵性论,直截体切《圆觉经》的“圆觉”而了无差异。醉心于《华严经》华丽明澄的说相者,或不满《圆觉经》素朴反省的说相,但...最大标的。其实宗密所谓的理障不是“理即障”,而是“理障”,拂拭本觉真心的遮覆,其圆觉妙心即有灵现的可能。为了彰显此绝对知,宗密乃特别尊重荷泽神会以来所传承的“知之一字,众妙”。此绝对知相应于现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5469891.html
  • 世界各国大乘佛法用功概论(2)

    之一字,众妙,众祸”,当体一念,妙便是佛性,祸便是堕落,皆脑筋作用。四、一念不起无生死,便是本来面目;一念起有生死,便是众生。其实本来佛性不起念,起念灭念与佛性不相干。   释迦佛从未语过,...便是众生,就是老子的无极、太极。太极起念,无极不起念。婆罗门的冥谛,生觉,冥谛不起念,生觉起念。   “众念”,是老子 《道德经》“玄之又玄,众妙。”   “一念觉是佛 , 一念迷是众生”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495988761.html